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雙邊生產(chǎn)線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雙邊生產(chǎn)線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中國退役早期的蘇27戰(zhàn)機是否能夠轉賣他國?
Su-27SK/UBK即便在中國退役也不可能賣給他國,就算中國敢賣也沒人敢賣,更何況中國也不敢賣。其實中國并沒有把所有的Su-27都完全退役,目前只是把1992年到貨的24架退役,因為那24架實在是出的力太多了。1992年他們到來的時候中國還處于二代機的時代,在東亞地區(qū)排名并不靠前,可以說這批Su-27在90年代初中期撐起了中國的天空,基本是在瘋狂的使用,這么快就到壽命退役也不是什么意外。最后一批交貨的是Su-27UBK,交貨時間是在2002年,到目前還有不少的壽命,頂多就是轉入二線而不是退役。
先說下客觀原因吧,這種高技術戰(zhàn)機的軍售都是有很多政治協(xié)議的。中國引進的Su-27SK/UBK、Su-30MKK/MK2在談判之初就明確規(guī)定不能出售,即便是退役了也不能出售。這個條件其實也可以理解,二手戰(zhàn)機在國際市場上還是蠻受歡迎的,如果中國單方面出售這些俄羅斯原裝進口的戰(zhàn)機一方面是會擠占俄羅斯的國際***市場,另一方面是買家可能會對俄羅斯造成軍事上的威脅。所以客觀上講中國即便是把這些Su-27拉進博物館甚至是當靶機打掉也不會單方面出售,一旦出售就是雙方關系惡化的時候,中國不可能為了這幾億美元的“小便宜”壞了大局。
再就是一些主觀原因,也就是技術上的問題。上面我們也說到最初的24架出力太多,當時中國空軍一直處于二代機的狀態(tài),靠的是上千架殲6、殲7和少量的殲8在苦苦支撐。而當時的東亞地區(qū),日本空中自衛(wèi)隊已經(jīng)裝備了多達百架的三代F-15J,韓國空軍也裝備了三代F-16并引進了生產(chǎn)線,即便是對面也開始引進F-16和幻影2000。在這種情況下,最早到來的24架Su-27SK/UBK為了保證我們的空中優(yōu)勢就玩命的升空,為了之后到貨的另一批Su-27又在玩命的訓練,可以說在90年代中期最緊張的那段時間Su-27SK/UBK幾乎是超高強度使用。
而Su-27本身在蘇聯(lián)那種“消耗品”的思想下壽命本來就不高,他的機體壽命只有3000小時左右,雖然經(jīng)過多次大修,但是到退役時基本就是達到壽命極限了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把這種機體壽命已經(jīng)“榨干”的戰(zhàn)機出售根本沒有人會買,花了上千萬美元買回家的東西都不敢飛只能當個花瓶用。如果中國對這批戰(zhàn)機進行延壽,大量零部件甚至結構都要再制造,這個價格跟造一架新戰(zhàn)機差不多,人家為什么不直接去買新而是買你這二手貨呢?
再就是最早這批Su-27SK/UBK的技術是在是太老了,很難適應現(xiàn)代化戰(zhàn)爭。特別是電子方面,毫不客氣的說即便是輕型的FC-1“梟龍”戰(zhàn)機的雷達技術水平也比Su-27強很多。早期Su-27使用的是N001型倒卡雷達的全重達到550公斤,加上散熱和電源則達到980公斤,電子掃描的相控陣裝有3000個鐵氧體移相器,天線直徑1.1米,非常巨大。而他的對戰(zhàn)斗機探測距離上視只有90公里,下視只有69公里,可以同時跟蹤10個目標。而美國更早的AN/AWG-9直徑0.91米,對戰(zhàn)斗機探測距離可以達到200公里,同時跟蹤24個目標。只能說早期Su-27的電子配備符合當時蘇軍防空作戰(zhàn)體系中它應有的最低要求,放到現(xiàn)在根本不入流。中國的而中國當時自產(chǎn)的殲-11A因為用的俄羅斯進口部件,也存在個問題,之后我們改進殲-11B的時候雷達是改進的重中之重。早期Su-27和殲-11A在于泰國技術交流的時候曾經(jīng)被JAS-39輕型戰(zhàn)斗機在超視距作戰(zhàn)中被擊敗。
所以一個機體壽命幾乎被榨干、電子系統(tǒng)大幅度落后于現(xiàn)在的戰(zhàn)斗機沒有人會去買,即便他是二手機,但好歹是重型戰(zhàn)斗機,再連帶其他的培訓、***等開價也不會低于2000萬美元。誰會去花2000萬美元買一個可能自己在天上解體的飛機呢?有這個價錢可以試著在別的國家談一下美國的二手F-16,至少壽命上沒有問題。
這個,比較難了。
其實很簡單,我國現(xiàn)役還有500來架2代機,如果類似蘇27這樣的早期3代機還能夠服役,為什么要退役呢?為什么不退役這些2代機呢?——所以,它們之所以退役,是因為,機體壽命已經(jīng)沒了。
根據(jù)俄羅斯方面的資料,蘇27SK的機體壽命為2500小時,但我國專家測試后發(fā)現(xiàn),實際有效壽命也就是2000小時——如果我們按照每年150小時/架的訓練時間,13年多就要退役了。
幸好,戰(zhàn)機是可以延壽的。經(jīng)過我國延壽后,蘇27SK的壽命可以延長到3000-3500小時。也就是說,可以使用23年多。
如果我們再***用逐漸更換部隊的做法,也就是逐漸換裝到戰(zhàn)備等級沒那么高、訓練時間沒那么長,甚至只是保編Z的部隊,那么,其服役時間還可以繼續(xù)延長到30年左右。
所以,我們看到,盡管第2批蘇27SK/UBK是1995年開始交付的,離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24年了,但是基本還在服役。而一旦它們退役,也是壽命到了的時候,已經(jīng)不適合再賣給其他國家了。
但是,蘇27不能,不代表其他機型不能。比如我們的殲7戰(zhàn)機,現(xiàn)役還有300多架,大部分機齡還是比較新的。而且,2代機的訓練時間,普遍比3代機要低不少(因為功能少,想訓練時間多也難)。并且,它們的機體壽命比蘇27SK還長,達到了3000小時左右,甚至更多。如果再延壽一下的話。。
完全不行。蘇27和像蘇27一樣的所有飛機都不能出口!包括J11,J15,J16!
這是為啥?中俄的貿易潛規(guī)則!
很多人覺得俄羅斯狡猾。其實在蘇27上真的是中國對不起俄羅斯!
什么西德維修線***?
什么白俄羅斯飛機產(chǎn)品升級***?
什么發(fā)動機走私***?
因為都是小道消息,就不說了!
以下幾個消息是確確實實的,走過了官方頻道!
1.中國和俄羅斯簽署了200架蘇27***購合同,并轉移生產(chǎn)線!確定!
2.俄羅斯為中國從開始百分之百由俄羅斯生產(chǎn)。到中國組裝俄羅斯零件,到中國開始生產(chǎn)戰(zhàn)斗機零件,到生產(chǎn)除開發(fā)動機以外的全部零件。這個過程中中國接受了71架蘇27!確定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雙邊生產(chǎn)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雙邊生產(chǎn)線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