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石油樹脂軟化點70,石油樹脂軟化點70度

交換機

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石油樹脂軟化點70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(guān)介紹石油樹脂軟化點70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石油樹脂軟化點和粘度的關(guān)系?
  2. 1000克樹脂能軟化多少水?
  3. 100升樹脂可以軟化多少水?
  4. 樹脂砂的最佳固化溫度?
  5. 1升樹脂再生一次可以產(chǎn)多少軟化水?

石油樹脂軟化點和粘度的關(guān)系?

石油樹脂的軟化點一般為80-140℃,相對密度為0.***0~0.***5。相對分子質(zhì)量小于3×10^3,不溶于水,易溶于有機溶劑,具有酸值低、粘合性好、耐水和耐化學(xué)品等特性。

并有調(diào)節(jié)粘性和熱穩(wěn)定性好的特點。因此,石油樹脂完全可以取代松香樹脂、萜烯樹脂用于熱熔膠壓敏膠增粘劑,起到改進浸潤性、提高粘合性的作用。

石油樹脂軟化點70,石油樹脂軟化點70度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侵刪)

1000克樹脂能軟化多少水?

1000克樹脂能軟化10噸水,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后有軟化或熔融范圍,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,常溫下是固態(tài)、半固態(tài),有時也可以是液態(tài)的有機聚合物。廣義上的定義,可以作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,樹脂用于軟化水。

單獨使用陽樹脂一般用作軟化,通常一升樹脂能交換4摩爾每升的硬度,要先知道待處理水的硬度多少,直接計算一下就可以了。

離子交換樹脂可以用于硬水軟化、除堿度、除鹽(這里的鹽指的是除去水中的離子,降低電導(dǎo)率).如果用于硬水軟化,則只要使用陽離子(RNa或RH)交換樹脂即可,根據(jù)進出水質(zhì)要求,***用單級鈉離子或二級鈉離子或氫離子交換樹脂,對于壓力要求不高,正常壓力0.0.3MPa左右就行了.如果用于海水淡化,也可以***用陰陽離子混合床或者陰陽離子串連床的離子交換樹脂,但是比較浪費,因為要再生交換樹脂耗費NaOH和HCl的,還要排污,其實海水淡化直接用反深透就好了,這也是通常的做法,反深透是利用較高的反深透壓來維持淡化的,一般要好幾MPa的壓力甚至幾十MPa才行,一般是用卷材的反深透膜,內(nèi)管套外管.溫度要求不高,因為沒有生化反應(yīng),一般在25~35度都是可以的.反深透的濾速主要取決于壓力和出流量,離子交換一般在幾厘米每秒的樣子.

石油樹脂軟化點70,石油樹脂軟化點70度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侵刪)

100升樹脂可以軟化多少水?

離子交換樹脂能夠處理的水量,與進水的水質(zhì)有關(guān),進水的水質(zhì)越差,產(chǎn)水就越少,但是樹脂的交換容量是一定的,不同的樹脂能夠處理的水量也不同,就拿001*7來說,如果進水符合進水標準,水的硬度是5mmoL/L的話,一升離子交換樹脂大概能夠處理200L左右。

樹脂砂的最佳固化溫度?

環(huán)氧樹脂固化溫度一般是大約在80-120℃,芳香胺類環(huán)氧樹脂固化軟化點大約90-150℃。加溫固化可以提高軟化點溫度,酸酐固化軟化點大約在100-160℃這個要看使用的固化劑及固化工藝了。

最常用的***用環(huán)氧樹脂固化溫度大約在60~80℃,至于說固化時間,環(huán)氧樹脂主要是受固化劑活性的影響,室溫固化劑中,脂肪胺類一般五六個小時能夠基本固化完畢,聚酰胺類稍稍慢點,兩三天也能取得滿意的效果。

石油樹脂軟化點70,石油樹脂軟化點70度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侵刪)

當(dāng)然,加入促進劑以后,固化速度還可以再快點,但是固化速度太快的話,膠液缺乏適宜的工藝窗口,夏天溫度高,也會有爆聚的風(fēng)險。

1升樹脂再生一次可以產(chǎn)多少軟化水?

這和你想要軟化的水的硬度有直接關(guān)系,硬度越高出水越少,反之出水越多。但樹脂的交換量是一定的。如果用的是001*7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情況下具體計算公式為:出水量L = 樹脂交換量1000 / 水的硬度(mmoL / L)例如水的硬度是5mmoL/L的話,出水量大約就是200L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石油樹脂軟化點70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石油樹脂軟化點70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
[免責(zé)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(guān)文章,保證您的權(quán)利。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hefeiaoquan.com/post/387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