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,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書

交換機

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搪玻璃反應釜安裝流程?
  2. 安裝反應釜機封怎樣調節(jié)?
  3. 釜式反應攪拌器的安裝過程?
  4. 怎么安裝才能保證反應釜攪拌軸同心?

搪玻璃反應釜安裝流程?

搪玻璃反應釜的安裝流程如下:

1. 首先,確保安裝位置平穩(wěn)和穩(wěn)固,避免釜體晃動或傾斜。

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,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書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
2. 將反應釜放置在安裝位置上,確保與支架或底座緊密連接

3. 使用正確的工具和方法,將附件例如夾子、支架等緊固到反應釜上。

4. 檢查所有連接部件是否牢固,特別是管道閥門。

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,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書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
5. 安裝折流器、冷凝器、溫控裝置等附件,確保它們正確連接和固定。

6. 檢查所有電氣連接,確保接線正確且安全可靠。

7. 在安裝完成后,進行全面檢查,確保所有部件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(tài)。

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,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書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
8. 在操作之前,務必對反應釜進行適當?shù)那鍧嵑拖尽?/p>

9. 在使用前,詳細閱讀和理解反應釜的操作手冊,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正確性。

安裝反應釜機封怎樣調節(jié)?

調節(jié)方法如下:

1、要十分注意避免安裝中所產生的安裝偏差 

(1)、上緊壓蓋應在聯(lián)軸器找正后進行,螺栓應均勻上支,防止壓蓋端面偏斜,用塞尺檢查各點,其誤差不大于0.05毫米。 

(2)、檢查壓蓋與軸或軸套外徑的配合間隙(即同心度),四周要均勻,用塞尺檢查各點允差不大于0.01毫米。

2、彈簧壓縮量要按規(guī)定進行,不允許有過大或過小現(xiàn)象,要求誤差2.00毫米。過大會增加端面比壓,加速端面磨損。過小會造成比壓不足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。

釜式反應攪拌器的安裝過程?

1、釜體在運輸和安裝就位時,應避免碰壞釜蓋上部的磁力攪拌器。反應釜操作間要求通風良好,且符合防爆要求。將設備安裝于支架上,在四個支座上用斜鐵找平,保持設備與地面的垂直。對反應介質易燃易爆的設備應安裝防靜電接地裝置,消除靜電隱患?!?/p>

2、依據(jù)反應釜介質、設計壓力和設計溫度選用相匹配的密封墊片。釜體與釜蓋、磁力攪拌器與釜蓋、各管法蘭間應裝入密封墊片,并將螺栓重新上緊。上緊螺栓時應按對角分布原則,均勻地上緊螺栓,且應分2~3次擰緊,以防止螺栓上偏,損壞密封墊片影響密封效果。

3、減速機的油箱加13號壓縮機油或11號汽缸油,油位應加到規(guī)定的標記處,并應定期更換潤滑油。

4、如果是高溫、高速磁力攪拌器,使用前要在軸承注油口加入潤滑油,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從注油孔加入潤滑油。

5、設備開機之前,在磁力攪拌器的外水套內通入冷卻水,下端為進水口,上端為出水口,應使用單獨的冷卻系統(tǒng),不允許冷卻水經釜內冷卻盤管再進入磁力攪拌器的冷卻水套。

6、設備配套控制柜及變頻調速器應放置于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單獨設置的電氣控制車間。

7、點動電動機,觀察釜內攪拌軸的正反轉,如為反轉重新調整電機的接線或調整變頻調速器。

8、設備攪拌轉速大于80r/min時,電機不可直接在工作轉速下啟動,要通過變頻器緩慢的將攪拌轉速提高。否則攪拌器阻力過大,導致磁力攪拌器過載造成攪拌損壞或燒壞電機。

9、上述工作完成后,按工作壓力進行密封性試驗,通入隋性氣體保壓15~30分鐘,檢查整體設備有無泄漏,如無泄漏方可投料生產。

10、投料后,壓力上升須緩慢進行。同理,釜內降壓時也應逐步減壓。

怎么安裝才能保證反應釜攪拌軸同心?


1. 安裝反應釜攪拌軸需要保證同心。
2. 原因是如果攪拌軸不同心,會導致反應釜內部的物質不均勻混合,影響反應的效果,甚至會導致反應釜的損壞。
3. 在安裝攪拌軸時,需要先將攪拌軸插入反應釜內,然后用專用工具將攪拌軸固定住,最后再用手搖動攪拌軸,觀察攪拌軸是否能夠自由旋轉,如果能夠自由旋轉,就說明攪拌軸已經安裝同心了。
如果不能自由旋轉,需要重新調整攪拌軸的位置,直到能夠自由旋轉為止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雙層玻璃反應釜安裝確認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hefeiaoquan.com/post/488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