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生產線企業(yè)標準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生產線企業(yè)標準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生產線布線設計標準?
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(guī)范
GBJ 54-83
答應部門: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***委員會
試行日期:1984年6月1日
第一章 總 則1
第二章 電器和導體的選擇1
第一節(jié) 電器的選擇1
第二節(jié) 導體的選擇2
第三章 配電裝置的部署3
如何制定生產線WIP目標?
您好!我是PMC管理人員,關于生產線WIP日標說明如下:
首先WIP全稱為Work in process,在制品的意思,生產中的產品叫半成品,通常在現場半成品有兩種,一種是庫存,另一種叫在制品。
在制品是生產周轉所需要的合理數量,每一位員工正在操作、作業(yè)的數量,或者是需要合理批量移轉的數量。這種數量可以從VSM價值流程圖中分析得出合理的數量,詳細列出每個工序操作時間或者烘烤等待時間,算出各工序必要的操作數量或烘烤數量,這些數量是不改變現狀情況下合理的目標。
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庫存,所謂庫存是不合理的數量,是生產中過多生產,無法及時移轉下工序產生的庫存積壓。不合理的庫存就要進行改善。
合理的WIP目標,應該將這些庫存去除掉,去除多少,應該再回到價值流圖中,重新分析畫出合理價值流圖,運用線平衡方法、經濟批量原則、先進先出改成單件流方法訂出合理生產所需在制品數量,即為合理目標,目標是有挑戰(zhàn)性的,是循序浙進的改善過程,不能把現狀當作目標。
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交流學習或私信聯系,希望以上可以幫到你!
WIP(在制物料)一直影響著生產現場的管理,給企業(yè)帶來不必要的浪費,增加管理成本,所以降低在制物料數量是精益生產管理的目標之一。
WIP:(Work In Process),是生產管理中的重要指標,可以理解為生產線在制品,包含生產線上的材料、半成品、未入庫的成品等。
在精益生產的七大浪費中過量生產與生產線WIP超標有必然的聯系。
在理想的精益生產中,實現完美的單件流,可以把生產線在制品控制到最小,但是現實工廠管理中,或多或少的會存在在制品,我們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在制品數量。
工廠為什么要投入成本降低在制品數量?WIP給生產線帶來哪些危害?
占用了企業(yè)流動資金,生產線的在制物流不能及時轉化為成品,降低了***率。
增加不必要的搬運、管理浪費,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效率
不利于生產現場6S管理
判斷大型粉絲粉條生產線成套設備是否優(yōu)質的七個標準?
1,該設備環(huán)保無污染
2,大型粉絲粉條生產線無礬無添加
3,***用涂布式鋪漿蒸熟工藝
5,產量大。日產量2-12噸
6,生產原料廣泛
7,生產效率高,成品率高
麗星大型粉條生產線滿足以上所有標準,可以隨時去廠考察
1 工藝先進 ,涂布鋪漿制法
2 產量大,效率高
4 零排放無污染
5 零添加無明礬
6 成品質量高
7 自動化程度高
麗星大型粉絲粉條生產線達到以上標準
S
如何提升生產線平衡?
生產線平衡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對公司生產線進行平衡,調整,用來提高效率,以達到利益最大化。理論概念就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,調整作業(yè)負荷,以使各作業(yè)時間盡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。
目的就是消除在作業(yè)過程中造成的浪費和效率底下問題。消除作業(yè)間不平衡的效率損失以及生產過剩。 生產線平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所以要好好分析和統(tǒng)計觀察你所在的生產線效率低下和***浪費在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,然后進行調整改正,縮短產品裝配時間,增加單位時間的產量,降低生產成本;
它的好處就是提高生產效率,使整個生產線利益最大化。減少工序間的在制品,減少場地的占用;消除員工等待現象,提升員工士氣,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品質。
首先從IE管理入手,那么什么是IE呢?IE就是生產技術,通過創(chuàng)造出人、材料、機械/設備的綜合系統(tǒng),實現生產性提升、降低成本的技術。
那么如何做好IE管理?真對不同的行業(yè),企業(yè)的規(guī)模、管理的模式是稍有區(qū)別的。做為IE人要善于總結經驗,要顧全大局,要有眼力善于分析,要為企業(yè)的生產,經營、內部改善,不斷的更新意識,在企業(yè)內部要切實際的履行你的職責。
1.善于觀察,發(fā)現企業(yè)內部存在的浪費現象
觀測現場有哪些浪費,觀測生產線的平衡度,
要觀察作業(yè)者的作業(yè)速度。
要進行速度評定(開展計時競賽),抽樣估算平衡度,尋找出浪費,著眼訓練具備IE人的基本技能。
2.IE人一定要有現場改善的實際經驗,要理論聯系實際,要親自動手去實驗。
現場***集數據,標本、現象,制定改善方案。大膽提出你的想法,用實踐去檢驗真理并改進成果報告,再繼續(xù)改進的方案,不僅如此還要去現場執(zhí)行落實新方案的情況。
3.IE人要以整體利益考慮顧全大局的戰(zhàn)略思想,要不斷的更新意識,提高自我的能力。不但要做實際改善活動還要帶動現場的自主改善。要做到以人為本就要改善思想,要在不增加勞動強度的情況下改善,要以多種方法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,要有一整套適合自己本企業(yè)要員的平衡運作模式。
4.企業(yè)要有一個產品認證的管理體系,切實的抓好產品質量TQC管理,要制定一系列的產品檢驗標準。質檢人員檢查路徑,產品類型和數量,做到有規(guī)律可行。
首先感謝邀請,
回答這個問題,準備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說明,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精益管理經驗:
線平衡對于流水線生產至關重要,很多公司把線平衡率做為轉產的重要指標,先來說一下線平衡的概念。
生產線平衡是指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和均衡化,通過對工序的作業(yè)動作和工作量進行分析,使每個工位的作業(yè)時間盡量接近或者相等,消除等待的時間,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。這里要抓住關鍵點,就是要消除浪費,消除等待,最理想的狀態(tài)就是實現“單件流”。
節(jié)拍(TAKT TIME),是單件理論時間,是生產線的目標產出,反映出客戶需求的速度
例如:通過計算客戶每天需求的產品數量為1000臺,擁有員工10人,每天工作20H,
TAKT TIME=(3600秒/H *20H*10)/1000臺=720秒/臺,
考慮員工休息0.3H,設備故障0.2H,產品良率95%,則
生產線平衡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均衡化,調整各工序的作業(yè)負荷,使各工序的作業(yè)時間盡可能相近,最終消除各種等待浪費現象,達到生產效率最大化的技術手段和方法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生產線企業(yè)標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生產線企業(yè)標準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